八成內地客人均消費2萬 「拿了就走」購物模式不再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6/12/02 15:47

最後更新: 2016/12/02 15:48

分享:

分享: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每年有4280萬內地遊客到香港旅行,佔到港遊客的75%,為當地零售業帶來35%的營業額。尼爾森發表2016大陸遊客報告顯示,過去的12個月有1700萬大陸遊客在香港旅遊住宿,其中有八成平均每年到港兩次,人均花費2萬港幣,他們不僅購買服飾、珠寶、電子產品等等,其中有四成還有購買境外保險和金融產品的意向。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尼爾森研究指,80%的內地遊客都是為自己而不再是為朋友選購商品,而之前內地遊客都會列好購物清單來買東西,但現在那種「拿了就走」的購物模式早已不再,所以商家需要為顧客展示更多產品的優勢、提供更好的服務。

分析消費者結構方面,尼爾森報告指出了兩個重要目標消費者群體—「超級大陸消費者」與「文化消費者」。前者是指對於香港的商品有著強烈的購買欲望,他們只占大陸遊客總人數的23%,但卻貢獻了54%的大陸遊客總消費量,每次到港的消費額平均額高達46902元,是普通內地遊客平均消費額的三倍之高。出人意料的是,「超級大陸消費者」的工資與其他遊客水準十分相近,平均一個家庭每月收入為18760元。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 
「文化消費者」到香港來主要是為了聽音樂會、品嘗當地美食、遊覽觀光,有的來尋找他們在知名香港電視節目上看到的景點。他們雖然不以購物為主要目的,但比普通大陸遊客的消費高出10%。

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亦有研究將大陸的海外產品消費者分為三類,第一類是「跨境超級消費者」,這類人希望從海外獲得更多購物選擇,從海外購買化妝品、服飾和電子產品等,消費達24,050元。第二類是「實用型消費者」,他們一般消費10,000元左右,用來改善生活品質,有時則是為了增加安全保障。最後一類是「獵奇者」,他們對新奇有趣的高價值消費品更感興趣。